浙江浦江县人民医院不久前发生25名业务骨干集体跳槽民营医院的事件,在全省卫生系统引起极大震动,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关于“人才大逃亡”的原因,虽然有种种猜测,但任何细枝末节都是表象,待遇和体制问题才是实质。(新华网7月30日报道)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薪酬待遇成为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尺。再高尚圣洁的溢美之词,如果没有一种物化的认同做依托,也只能被视为水月镜花。公立医院往往存在着一个庞大的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管理的效率低下,冗员过多。分配制度的“大锅饭”,使实际收入难以成为水平、业绩的充分体现。从而导致众多人才的心理失衡,高薪诱惑之下,“逃亡”现象势在必然。其实,用市场经济原理看问题,这种“诱惑”,称之为“竞争”更准确。 然而高薪诱惑绝不是“人才大逃亡”的唯一和决定性因素。因为谁都明白,决定一个人价值的,薪酬远不是最重要的方面。浦江县人民医院在人才管理机制上存在欠缺,是毋庸质疑的。如果该院的人才得到了充分尊重,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即使是待遇相对较低,我想谁都会在有形和无形、去和留之间再三权衡。在记者的调查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院领导希望辞职人员能谈谈自己的想法,但无人响应。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逃亡”人员甚至包括仍"留守"的人员,对现有管理体制大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不满——无奈——失望,最后只能是“走为上”了。所以,这样的事件与其说是“人才大逃亡”,倒不如说是“人心大逃亡”。 进一步分析,类似的情况,并不只发生在卫生界,也不只发生在某地区,只是浦江县人民医院的事件较为典型罢了。当地卫生局在事发后宣布了三条意见:一、不同意调动;二、不同意辞职;三 、不支持自动离职。应当指出,想靠行政手段“卡”住人才恐怕于事无补,管理层的任务,主要是检讨自身应负什么责任,我们的管理体制有什么欠缺,应该创造怎样的竞争环境。 事件的警示意义更在于,比“人才大逃亡”可怕的,是“人心大逃亡”。如果失去了人心,那我们还能干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