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熊先军建议,应在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降低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的基础上,合理提高医疗技术劳务价格 【背景】多年来,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始终是医疗改革的重点,但迄今为止,改革效果却难尽人意。其中,如何降低居高不下的医药费用,这不仅困扰普通百姓,也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 前不久,清华大学布鲁金斯中心在公共管理学院召开第三次中国医疗********系列圆桌会议。各位与会人士就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现状及改革方向、措施等深入交流的看法。 与会学者指出,医疗卫生成本高昂是目前医疗卫生体制当中最重要,同时也是矛盾最突出的问题。据分析,医疗卫生服务当中的高成本现象尤其集中在三级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在三级医院一个病人所花费的平均成本要达到2万人民币,而中国的人均GDP还不到这个水平。一个人生一次病要住院治疗,一年的收入还不够承担这一次住院的费用。 是什么造成了这么高的医疗成本?会议提出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市场化改革”的结果,许多医院要关注盈利,而公立医院在占到医院总数的90%以上。所以,这一派人士认为,解决方案就是直接由****财政拨款给医院,只有这样,公立医院才能够做份内之事,降低医疗成本。 第二派人士则认为,如此高昂的医疗成本主要是垄断造成的,公立医院垄断了医疗服务体系。而这种垄断局面,是由几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医院结构分布,公立医院占到了绝大多数,只有不到8%的是私立医院。在过去15年当中,医院总数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医疗费用在不断地上升,这主要是需求增长造成的。。他们认为,主要是供应方出现了垄断,而需求又不断增长,这就导致医疗成本高昂。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尽可能地减少垄断,开放市场,引入一些私营资本,使得供给扩大,以此降低医疗服务的价格。所以,相应的建议是,****直接补贴需求方,让人们能够购买医疗保险,保证获得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样就可以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能力最优化。 部分来自医疗卫生系统的研究人员则提出了第三种观点。他们认为,至少从人力资本的消耗和医疗技术服务价值的角度来看,三级医院的医疗成本究竟是高是低,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商榷的问题。有关人士举例说,在北京协和医院,一般的手术至少需要一个主治医生带领若干助手来完成,这些医疗人员,即便是就助手的资历看,一般也是需要拿到医学博士学位。手术还需要大量普通医护人员

vchinese 发表于 2007-10-06 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