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始建于1936年,由原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宋哲元出资兴建,原名为北平市东郊平民医院。1958年成为北京市朝阳区门诊部,1978年更名为北京市小庄医院,1996年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1997年,通过北京市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评审。2012年,与原朝阳区东坝医院整合为新的朝阳区第二医院,形成了以小庄院区和东坝院区为主的“一院两址”办院模式。
经历风雨洗礼的朝阳区第二医院为朝阳区卫生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就了十个最早“朝阳区最早建立的医疗机构;最早承担卫生行政管理职能;最早开展卫生防疫工作;最早开设病床的医院;最早开展精防工作;最早进行职业病防治的机构;60年代末70年代初北京最大的门诊部;朝阳区最早开展生化检验的医院;朝阳区最早开展血液透析的单位;朝阳区最早建立党总支的医院。” 医院曾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卫生应急先进单位等荣誉。
近几年,医院以“诚信·厚德·博爱·精医”为办院宗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技术做保障、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的办院方针,以“科技兴院,文化强院”为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医院综合实力,使发展中的朝阳区第二医院犹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展现了朝阳般的活力与强劲的发展势头,连续五年门诊量及住院量持续攀升,2013年年门急诊量达76万人次。在医疗卫生改革如火如荼的时代,医院再次紧抓改革发展脉搏,于2014年4月成功转型为北京市朝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级)。
目前,医院两院区总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小庄院区地处CBD地区,紧邻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新址。东坝院区位于朝阳区东北部规划中的第二中央商务区。定编床位405张。医院在职职工933人。设有40个临床医技科室。每年70余万人次的门诊量。拥有多排螺旋CT、DR、眼底相机、心血管彩色超声诊断仪、生化分析仪以及超声内镜系统、重症监护系统、腹腔镜等一批高精尖医疗设备。两院区与筹建中的来广营院区,形成“一院三址”总体发展规划。
新的朝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隶属于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是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急救为一体的公立医院。医院将在2016年前,建设成为中西医结合特色浓厚、优势明显、重点专科突出的具有大学教学医院性质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将根据发展目标,完成四大建设任务,继续提升软硬件水平。①多措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科学的人才梯队;设计高效的人员布局;建立合理的职称结构;规划有序的学历层次。站在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高度,加快引进重点和缺口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及学科骨干、高级职称或行业内取得突出成绩的人才,外聘、返聘名老中医,不拘一格举贤纳士,全面提升中医药技术水平。②统筹规划,加强学科建设。在原朝阳区体检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基础上,设立“治未病”中心作为医院的基础支柱学科之一。建设中的重点学科主要为:内分泌科,心血管科,脑病科,骨科,老年病科,肾内科,肛肠科,妇科,肿瘤科等。③紧跟时代,推进信息化建设。探索具有中西医结合医院特色的数字化、信息化医疗和服务平台。④弘扬国学,引入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
如今,有着78年悠久历史的医院重新迈上了新的发展平台。医院正在按照朝阳区政府、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朝阳区卫生局的要求,秉持“中医领先,西医并进,凸显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办院理念,朝着建设现代化的、践行完美医学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典范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