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医院信息

完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图片

“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醇良之行”——“创建中央医院记”碑文(1918年1月27日)中寥寥数字,为身处首善之区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北京中央医院)留下了连亘九十载的历史印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建于1918年1月27日,当时定名为“北京中央医院”,是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筹资、建设、管理的现代综合性医院,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为首任院长。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医院几经更名,2000年定名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在医院的悠久历史中,伍连德、钟惠澜、林巧稚、关颂韬、谢元甫、孟继懋、谢志光、司徒展、吴阶平、林斯馨、冯传汉、黄萃庭、陆道培等老一辈医学名家为医院的发展付出了智慧与心血,他们是医院骄傲的旗帜。在一代代勤恳敬业、精益求精、热忱负责的“人民人”共同努力下,医院已经从创建之初仅有床位150张、日均门诊量200人次的较小规模逐渐发展为拥有床位1448张、年均门(急)诊量150余万人次,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目前,医院有正式职工239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高级职称专家442名。医院设有38个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其中血液内科、心血管内科、骨科、妇产科、眼科、泌尿外科、儿科、皮肤科、风湿免疫科、肾内科等10个医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医院还附设血液病研究所、肝病研究所、关节病研究所、应用碎石研究所等4个北京大学校级研究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90年历史,是中国90年医学进步历程的见证。亚洲第一例、世界第四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在这里获得成功;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在这里研发,使中国的乙肝预防事业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第一台体外震波碎石设备在这里诞生,填补了我国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领域的空白。
医院承担着繁重的医疗任务,医疗水平处于全国先进行列。近10年门诊量由每年80余万人次增长为140余万人次,急诊量由每年10万人次增至13.4万人次,出院人数由每年1.9万人次增至近3.6万人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肝移植、肾移植、白血病、胃肠道肿瘤、恶性骨肿瘤保肢化疗、妇科恶性肿瘤、脊柱功能重建、骨与关节损伤、胸部微创手术、视网膜玻璃体手术、血液透析、快速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眼底病、突聋等方面的诊断治疗均有独到之处。
        医院从1942年开始承担临床医学教学任务,涌现出一大批德高望重的教授,目前医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桃李奖获得者8名,北京市级教学名师1名,为我国医疗事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高质量的医学人才。近年来医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拥有《外科学》、《麻醉学》、《眼科学》3门国家级教学精品课程,获批成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其临床医学教育水平已跻身国内第一方阵。
  医院重视学科建设,在“医院主导、优化组合、拓展资源”的原则指导下,获各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数及资助金额逐年上升,2007年度医院负责、参加科研项目62项,获科研基金1.1亿元。近年来医院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94项。
医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积极参与新时期医院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模式的探索,创新性地提出并实践“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模式,建立起各医疗机构间资源整合、功能互补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启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程”、推行“文明服务缺陷管理”,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到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和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医院在国内率先启动“构建大型公立医院资源规划(HRP)系统”项目,开创了国内大型综合医院财务、业务一体化运营管理的先河;同时在后勤管理社会化、医院建设信息化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有益的探索,充分保障了医院的高速发展。
        2008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迎来90年华诞。建院伊始的“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醇良之行”的院训精神一脉相承至今,全院医护员工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全力实现建设医、教、研、运营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大学医院的战略目标,力争成为面向全国的疑难急重症诊疗中心、临床医学教育创新示范基地、临床医学科学研发基地、医院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模式的探索实验及示范基地。

医院图片

添加图片